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圖:奇美醫院口腔顎面外科林哲毅醫師示範口腔癌篩檢根據2018年6月衛福部死因統計及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口腔及口咽癌是臺灣男性發生率第4位,不分性別死亡率第5位的癌症,發生高峰落在40-69歲之間,發生及死亡年齡中位數均較其他癌症早10-20年。2014年資料顯示相當於每天約21位被診斷罹患口腔及口咽癌、有8位民眾因而失去寶貴性命,已經對國民健康造成重大威脅。口腔癌及口咽癌病人罹病後,輕則毀容或影響吞嚥說話功能,重則奪命,對社會及各方面影響不可不慎。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檳榔本身列為一級致癌物,證實即使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高雄醫學大學教授葛應欽1995年研究論文指出:嚼檳榔者,導致口腔癌的機率為無此習慣者的28倍;吸菸者,導致口腔癌的機率為無此習慣者的18倍;喝酒者,導致口腔癌的機率為無此習慣者的10倍;同時吸菸及嚼檳榔者,導致口腔癌的機率為無此習慣者的89倍;同時吸菸.飲酒及嚼檳榔者,導致口腔癌的機率為無此習慣者123倍。目前奇美醫學中心於看診前基本問診已經包括有無菸酒檳榔等習慣史,若有符合下列條件者皆可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或是透過健康檢查及相關社區活動的參與,可持健保卡(18至未滿30歲原住民請多備戶口名簿)至健保特約具牙科、耳鼻喉科的醫療院所檢查,即可免費參與此項活動。口腔黏膜篩檢由受過訓練的醫師在充足光源下以直接或間接目視方法,完整對口腔黏膜檢查,所需時間僅需幾分鐘,受檢者不會感到任何不適。檢查前請病人注意在一星期內不要嚼食檳榔,避免檳榔黏膜症導致醫師檢查不易,也希望病人將口腔內活動假牙移除可做更全方位的檢查結果。國健署與國立台灣大學公衛學院研究團隊合作,針對民國93年至民國98年有接受口腔癌篩檢的233萬嚼檳或吸菸民眾,進行追蹤9年(平均4.5年),比較篩檢組及未篩檢組晚期口腔癌發生率和死於口腔癌的風險。結果顯示若篩檢率達約5成,則篩檢組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發生率及26%死亡率。口腔黏膜檢查的方法容易,需要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或牙醫師才能提供此項服務,另外也因為是高風險的族群篩檢,透過早期篩檢能夠讓病人接受治療的費用以及產生相關治療後遺症的問題減到最少,同時可以保留較完整的功能。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林哲毅醫師表示,當民眾有以下的症狀,提醒需趕快就醫檢查,包括(1)口腔癌常見的症狀:口腔內部腫脹和硬塊.口腔黏膜顏色變白或出現紅色斑塊.兩週以上未癒合的口腔潰瘍.口腔內不正常分泌物或出血等症狀。(2)咽喉癌常見的症狀:咽喉異物感或疼痛、聲音沙啞、吞嚥呼吸困難、頸部腫塊或咳血等症狀。林哲毅強調,若民眾有相關症狀時,如口腔潰瘍,應盡速就醫確診,請勿迷信坊間偏方、傳統療法、草藥或是自行購買成藥塗抹,避免造成病情延宕。
- Nov 30 Fri 2018 18:24
台股盤前─多頭攻堅企圖心仍不減 萬點前震盪找活路
留言列表